11月28日,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新技術新方法交流推進會在貴州省貴陽市召開。會議透露,今年1~10月,通過監測預警、群測群防等工作,我國準確預報地質災害939起,24753人成功避險,避免直接經濟損失8.3億元。
據介紹,全國現有地質災害隱患點28.8萬余處,潛在威脅1600萬人,受調查手段和精度限制,尚有大量地質災害隱患沒有發現。已發現的隱患點,受經費限制,絕大多數沒有進行過地下情況的勘查,很難準確把握其性質、規模和發展變化。地質災害防治形勢依然嚴峻,防抗救工作任重道遠。
歷經30多年努力探索,我國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地質災害防災減災體系模式。2003年開始的全國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已覆蓋全國30個省(區、市)、1660個縣(市、區),實現了對區域降雨型地質災害風險的有效防范。目前,全國已建立起縣、鄉、村、組四級群測群防體系,1765個縣(市)完成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建設。全國約有30多萬名群測群防員,通過埋樁、埋釘、貼片等簡易方法對房前屋后、村莊周邊的地質災害開展監測,初步實現了已知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群測群防全覆蓋,為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增強公眾防災意識和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對三峽庫區、汶川地震災區、云貴高原和西北黃土高原等地質災害高易發區開展了地質災害專業監測預警示范工作。在三峽庫區巫山縣新城區,建立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地質災害實時監測預警示范站。通過引進高精度GPS(全球定位系統)、固定式鉆孔傾斜儀、BOTDR(光纖傳感技術)等高新監測技術方法,研制開發TDR(時域反射技術)、孔隙水壓力監測儀、滑坡地下水微流速監測儀、地溫與氡氣監測儀等新型監測儀器,探索出一套集成化程度高、體積小、功耗低、供電方便、運行穩定、控制靈活、性價比高、易于推廣的箱體式實時監測臺站建設方法,解決了監測數據實時采集、傳輸、處理、發布等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實現了實時監測。
在汶川地震災區,選擇綿竹、汶川、都江堰等重災區典型泥石流溝為研究對象,集成GPRS(通用分組無線服務技術)、北斗衛星及光纖等多種現代傳輸技術,運用降雨、視頻、含水率、泥位、地聲、深部位移、地表位移等監測手段,構建實時遠程立體空間監測網絡,研發泥石流預警模型以及信息管理、分析預警及信息發布平臺,實現對汶川地震災區的清平、映秀、龍池等“三大片區”七條大型泥石流溝谷的全天候動態監測、實時分析處理和預警防災信息的實時發布。同時,三大片區泥石流監測預警系統還實現了與四川省汛期地質災害會商系統、地方自然資源管理部門的網絡會商系統對接聯網,達到了信息數據共享,為三大片區泥石流災害防災提供了詳細信息,為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調度決策與指揮搶險救災提供了技術支持和科學依據。
在西南山區,選擇大渡河流域中游28處地質災害點建立了6個監測示范站,安裝了深部位移計、地表GPS(全球定位系統)、三維激光掃描儀、InSAR(合成孔徑差分干涉雷達技術)、水位計、雨量計、地聲儀、泥位計等監測設備213臺,建立了地質災害單點和區域相結合、降雨和地質環境相結合的綜合預測預報體系。2013年6月20日晚7點32分、2013年7月12日14點57分,該預測預報體系先后發布了海螺溝風景區3號營地的熱水溝泥石流預警信息,100多人及時撤離,避免了人員傷亡。
在西北黃土地區,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甘肅省永靖縣黑方臺滑坡,研發集成滑坡誘發因素—坡體應力—滑坡變形的多參數綜合監測系統,構建黃土滑坡災變關鍵因子臨界預警判據閾值,形成遠程自組網多參數監測網絡體系,建立了集關鍵理論、關鍵參數的黃土滑坡綜合監測示范基地。2015年4月29日,成功預警黑方臺南緣黨川村羅家坡段滑坡,避免了450余人傷亡。2019年10月5日,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對當地發生的一起滑坡,提前近32小時向當地政府發送了紅色預警信息,提前13分鐘提供了較為準確的滑坡臨滑時間預報。
目前,自然資源系統已累計建設多層次的滑坡、崩塌、泥石流自動化監測點5700余處,交通、水利、鐵路、旅游等部門結合需求也建設了部分監測設施,為提高我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水平奠定了重要基礎,積累了寶貴經驗。有關地方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業務承擔單位和設備研發與使用單位、以及相關方面等700多人參加了本次交流會。